西北电网售电量大幅增长 五省区同比增幅均超20%
更有专家预测,由于迫近年关,如果近期国际油价没有太大波动,国内油价将可能维持至2010年初。
《金融时报》说,中方将不会接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当前中法关系发展势头良好,高层接触和交往增多,各领域合作活跃。
温家宝总理将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们希望加方履行承诺,尽早了结此案,将赖昌星遣返中国。问: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谈判中的分歧日益明显,中方认为会议达成协议的前景如何?中方是否会考虑温家宝总理将不再赴哥本哈根参加相关会议?答:中国政府对参与哥本哈根会议的态度一直是积极和建设性的。中法两国领导人会就进一步加强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国际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发展中国家参加此次会议的态度是认真的、积极的。我们希望与法方共同努力,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中法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2010年我国将继续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降低鲜草莓等6种产品的进口关税。
继续对尿素、磷酸铵等化肥征收出口关税并在国内用肥淡旺季适用不同税率。2009年12月15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关税调控在促进发展、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以及税则税目等方面。继续对冻鸡等55种产品实施从量税或复合税,税率维持不变。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优化、加强进出口管理的需要,在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有关列目原则的前提下,对进出口税则中部分税目进行了调整,增列了硫酸羟胺、重组人胰岛素、食品级冰乙酸、速凝永磁片等税目。
为扩大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0年我国将依据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新西兰等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对原产于东盟十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协定税率。同时,我国将继续对原产于老挝、埃塞俄比亚等4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实施特惠税率。
调整后,我国2010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由2009年的7868个增至7923个。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石油、稀土、木浆、钢坯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至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0年我国将对600多种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主要包括煤炭、花岗石、磷矿石、天青石等资源性产品,石脑油、氯乙烯、聚碳酸酯、光通信用微光元件等基础原料或关键零部件,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人用疫苗、血浆等公共卫生产品,烫发剂、家用净水器、家用洗碟机等日用消费品,以及大马力发动机、茶叶采摘机、服装液氮整理机等先进生产设备。
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商品实施零关税。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继续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糖、羊毛、毛条、棉花等7种农产品(13.45,-0.07,-0.52%)和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等3种化肥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税率维持不变,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继续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2010年将继续对天然橡胶实施选择税,并适当调低从量计征的税额标准
综合新华社电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火药味渐浓,媒体也持续关注中美两国的单挑。2009年12月11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贝拉会议中心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主张及举措。
《今日美国》说,这一评论开启了中美两大阵营的外交争吵。路透社评价,从草案文本到最终文本,过程注定会非常非常艰难。
欧盟发布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以及专门针对能耗的技术壁垒——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等一些相关法规,都令许多发展中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1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点名批评美国气候谈判特使Tod Stern拒绝为中国提供气候资金援助的说法极为缺乏常识。分析人士指出,欧盟仅仅提供未来3年杯水车薪的资金援助根本无助于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突破。草案措辞之含糊,根本未涉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具体额度。美联社报道,草案文本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主席扎米特·丘塔亚尔起草,是眼下大会正在讨论的180页文本的蒸馏版本,而且在关键分歧议题上确实有模糊化之嫌——草案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很快就将达到峰值。何亚非的表态引发关注,有美国媒体称,中美两国爆发外交争吵。
这份草案有什么用?非洲国家首席谈判代表卡迈勒·杰穆艾11日说,发达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动用了1.4万亿美元的资金,如今他们为气候变化只拿出100亿美元的基金。一份协议草案11日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呈交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能将成为未来一周各方讨论的基础。
他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份官方草案一经传阅,已惹起满场风雨。
草案在某些关键议题上模糊处理,可以说是留出谈判空间,也可以说是埋下了争论的种子。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设定远期减排目标的同时,仅给出了短期承诺方案。
中方点名批评美方谈判代表的表态最受关注。欧盟绿色牌的背后是什么?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11日在布鲁塞尔闭幕。由于欧盟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技术水平较高,法规较严,对商品的环境标准高,因而也是绿色贸易壁垒做得最巧妙的经济体之一。分析人士同时指出,欧盟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除了考虑自身的发展以外,另一层更深的心机在于,通过引诱发展中国家减排使它们自动套上紧箍咒,开放碳权市场,引进清洁型发电站、绿色家电、环保汽车等欧盟控制的下一代技术,从而达到垄断市场、把持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的目的。
所谓眼光更远,是指将原先减排目标设定年份由2020年放宽至2050年。中方此次表态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美两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又一次单挑。
草案蓝图之远,放眼至2050年。舆论认为,随着经济危机后续效应的发酵,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进一步抬头,而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欧盟的首选。
在气候变化领域两国分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和非附件一国家,责任和义务有本质区别。草案支持自2010年起进入为期3年的快速启动援助方案,协助发展中国家面对气候变化问题。
欧盟高调打绿色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欧盟想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大有虚晃一枪的架势。此次首脑会议主打绿色牌。而日本代表则坚持,如果《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对美国和中国减排设定目标,日本将放弃先前作出的到2020年减排25%的承诺。针对气候变化领域所谓中美共治的提法,何亚非指出,气候变化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这份看似兼顾各方利益的草案一出,在数小时内惊人地引起各方评论。何亚非说,美谈判代表Tod Stern称中国没有资格获得美方资金支持,既缺乏常识,也不符合奥巴马访华时期间两国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精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布尔说:现在该是将眼光放得更远的时候了。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则说,草案对发展中国家减排的要求太软,美国没有看出对任何有助于消除分歧的缓解迹象。
草案11日仅提供与会各国代表团参阅,没有交由媒体公开。草案为全球2050年与1990年相比的总减排量比例设定3个选项,分别是50%、80%和90%。